方案&案例
Scheme & Case
2021
近日,火绒安全团队成功破解勒索病毒Aurora的密钥,帮助某企业用户恢复了所有被加密的文件。这是继去年国产的"微信支付"勒索病毒和近期流行的"GandCrab"之后,第三个被火绒团队成功解密的勒索病毒。目前该病毒还在蔓延,请广大政企单位加强防范,一旦发现有疑似感染现象,可用火绒产品查杀,或求助火绒团队。解密工具下载链接:https://down5.huoro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30
2021
2月11日新年开工第一天,"火绒企业版"就收到成都某医药企业1600点(台)销售订单。在之前的3个月试用期间,"火绒企业版"不仅解决该药业公司网络中的病毒、流氓捆绑等问题,并且帮助管理员解决了终端管理的各类难题,极大提高公司办公、管理效率,获得客户的认可。 "火绒企业版"自从2018年4月开始销售至今,医疗行业成为火绒最大的客户来源,除了已经完成的大量订单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27
2021
火绒安全团队发出警告,通过对数起企业网络中毒事件分析表明,各类物联网终端机成了企业网络安全的死角,包括医院的胶片打印机、银行ATM机,以及各类工控机。一方面,这些终端设备自带Windows操作系统,身处企业网络内,可进行内外双向数据传输,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和办公PC无异;另一方面,这样的终端大多缺乏外接输入设备(比如键盘、触屏等),难以部署安全软件,一旦中毒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26
2021
通过严格的测试、试用和专家论证,国内某电信运营商近日正式授予火绒1000台(首期)采购订单。这标志着"火绒企业版"已经获得电信运营商客户的认可,正式在电信运营商的基础业务网络中部署使用。参与试用的运营商营业厅负责人反馈,和以前使用的国内某老牌产品比较,火绒不光能更好地查杀、防御各类病毒,更高效地修复系统,而且误杀率几乎为0,不与各种业务软件产生冲突,运行稳定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25
2021
近日,河南省开封市某法院在试用"火绒企业版"(火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1.0)时发现,有大量病毒在内网中传播。火绒工程师现场调查发现,该单位那些还没安装"火绒企业版"的电脑终端存在10余种病毒,包括蠕虫和勒索病毒,并在内网中四处扩散,攻击U盘等移动设备。随后该单位安装"火绒企业版"进行全网查杀,并扫描中毒U盘,彻底清除了上述各种病毒。图:火绒工程师(左)赶赴开封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23
2021
近日,“火绒企业版”获得深圳某大型金融公司5000台终端订单。火绒产品不光解决了该企业统一管理大量PC终端的难题,并彻底解决了企业网络中因漏洞、U盘感染等原因造成的病毒横行的现象,获得客户的好评。这标志着,年轻的“火绒企业版”成功进入金融行业高端市场,获得了最苛刻客户的认可。图:某金融企业为5000台终端安装“火绒企业版” 据了解,该企业为同类型行业中规模较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21
2021
北京某公安部门办公网络长期受电脑病毒危害,试用“火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”(简称“火绒企业版”)两个月以来,不光查杀、清除大量病毒和木马,并且彻底查清了这些病毒的感染源(U盘等外设),在针对感染源进行双重防范和根治后,网络病毒疫情得到根本扭转。 据该单位网络管理人员描述,网络中有各种病毒、木马在活跃,导致电脑的运行速度变慢、浏览器首页被锁、桌面经常出现捆绑软件,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18
2021
产品公告:火绒产品(个人版、企业版)重要功能"漏洞攻击拦截"于上周完成升级,现已全面支持XP系统。企业用户将产品升级到1.0.3.0版本,个人用户将产品升级到4.0.68.14版本,并重启电脑,即可完成功能升级。"漏洞攻击拦截"功能可帮助用户在系统没有打漏洞补丁的情况下,完成安全热补,阻止勒索软件、黑客渗透程序等高危威胁的入侵,并记录攻击发起者IP地址信息,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17
2021
江西某电力企业网络被病毒频繁攻击,之前虽然安装国内某主流安全软件个人版,但电脑病毒依旧异常活跃。安装部署“火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1.0”(以下简称“火绒企业版”)后发现,是由于该公司部分员工私自下载有害软件,导致病毒入侵,并在企业网络内不断扩散。 该企业以前使用的个人版杀毒软件没有统一管控的功能,不能统一管理所有个人终端的安全防护,无法查清病毒活跃原因与传播源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14
2021
近日,山东省某地震局的网络中,发现局域网内病毒攻击频繁,虽然已经安装国内某知名云引擎杀毒软件,病毒仍屡杀不止。经火绒工程师调查发现,这是由于在事业机构的断网环境下,云引擎杀毒软件查杀能力弱,致使病毒在网内流窜,无法根除。在部署"火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"(以下简称"火绒企业版")后,该问题得到解决。 Wannacry病毒:"蠕虫式"勒索病毒,通过"永恒之蓝"漏洞
发布时间: 2021-08-20 09:12